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。

媒体聚焦

弘扬劳动美 琢磨工匠心

中国经济信息杂志 刘伊玲

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伟人,更多的是平凡的人。他们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,却在岗位上兢兢业业、精雕细琢,用行动诠释了“工匠精神”。在聆听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工匠故事过程中,听到最多的表达就是“只把一件事做好”、“不断努力做得更好”、“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”这些朴实的话语,让记者感受到了他们那震撼人心的魅力——

李扬: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

01李扬.jpg

他,今年40岁,高级技师,是京万红药业生产制造部一名普通的维修工,当选为“2018年度京万红工匠”。李扬在平凡的岗位工作的20年中,大胆尝试、勇于创新、不断突破,被天津市授予“100名技师突出贡献奖”称号、被天津医药集团评为优秀团员、还多次被京万红药业评为“优秀共产党员”和“明星员工”,大家都称他是“电器维修头号工程师”。在从业的20年中,由他主持和参与的改造革新项目有30余项,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百万元。

肯于钻研 行家里手

作为一名维修工,李扬喜欢钻研技术,学电器出身的他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,并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。2003年,为优化京万红软膏生产流程,李扬组织并参与了京万红软膏连线生产项目,通过一系列的调研、设计、安装、调试、对接、改造,实现了软膏剂自灌装到外包的全自动化连线生产,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。同时,通过对两台意大利灌装机进行调整和改造,实现了与一台装盒机的同步无缝对接,该项目被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“2004年度优秀质量攻关成果奖”。

2013年痹祺胶囊实施全线自动化生产项目,在设备连线调试过程中出现“过载停机”,设备厂家的电气工程师也未能找到原因。面对这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,李扬经过几天没日没夜对产品说明书的细致研究后,逐一对设备停机控制点进行测试,并对控制程序进行修改,最终成功解决了设备故障问题。

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

在优秀工匠的心中,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把手中的活儿做好、做精、更应让“绝活”不绝。李扬在接受《中国经济信息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图纸、心得、经验、技能知识对徒弟倾囊相授,并亲自示范,反复强调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,同时鼓励他们用心观察研究新的解决方法。

“择一事,忠一世。不因材贵有寸伪,不为工繁省一刀。”这就是李扬诠释的工匠精神。

高新:一份良心 保质保量

02高新.jpg

高新,今年47岁,1991年毕业于天津药校,是京万红药业采购供应部的一名采购员,当选为“2018年度京万红工匠”,他曾连续4届代表企业参加天津市国资委系统举办的中药材鉴别职业技能大赛,成绩斐然。在回答《中国经济信息》记者对于“工匠精神”理解的提问时,他目光坚定地说道:“匠心练就过硬本领,从容应对市场风云。”

把职业当事业

人们常说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但在高新这里,跋山涉水只为考察药材原产地,责任的力量却比兴趣更重要,在谈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时,他给出了“神圣”和“责任”两个关键词。

高新在采购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,对于企业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如数家珍、了然于胸,高新作为一名非质量检验人员,能够准确鉴别药材真伪优劣、区分药材的属性产地,在源头上为企业药品质量把住首道关口。他在接受《中国经济信息》记者采访时说道:“作为一名中药企业的员工,我们的企业文化讲的就是‘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’。在这里你会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有价值、有意义,工作便不再是简单的职业,而是成了自己愿意付出的事业。”

“松下问童子,言师采药去”,早年间,中药材尤其是传统药材的来源大多是靠野外采集,不仅获取方便、成本低廉,而且还绿色环保。如今,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推广,加之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国门,国内外中药材市场的需求呈逐年上升的趋势,因此大部分药材被“请进”了田间地头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和生产。

高新深知只有找到“好药材”才能实现“药更好”,一旦药材的质量无法保证,甚至是因重金属农残超标而导致了副作用,恐怕再好的营销手段也难以让患者信服。高新对《中国经济信息》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,企业大品种痹祺胶囊中三七的使用量较大,由于三七的生长环境非常苛刻。为了采购到道地的优质三七,高新一行深入云南文山的大山深处,去寻找质量上乘的三七。三七虽然名贵,但不能像小麦、稻谷那样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,必须经过多年轮作,所以种植基地只能向大山深处延伸。有一次一行人在云雾缭绕的山里考察,高新蹲下来用手从侧面去刨土,近距离观察三七的长势和质量。等站起身来时不小心滑了一跤,幸好大家及时把他拉住了,等考察结束后,云雾慢慢散开,在阳光的照耀下,原来刚才摔跤的下面便是万丈悬崖,这种惊险万分的场景其实不止一次出现在高新多年的考察工作中,但为了采购到原产地的优质道地中药材,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在高山深谷中探寻。

应对市场变化 保证产品质量

高新不仅练就了通过眼看、手摸、鼻闻、口尝等简便易行的方法来判断药材真伪优劣的本领,而且还对药材市场的价格波动特别敏感。中药材的价格时常会伴随市场的波动而出现较大的变化,为了能够控制采购成本,降低因价格波动而带来的成本上涨,高新坚持跑市场、下产地,每年都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去做市场调研。

只有深入市场调研,在获取一手信息后,分析基础数据,预判价格走势,才能对企业使用的大宗药材做到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”。企业近年来基于准确的价格预判,并且采取产地收购的方式,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,在保证药材质量的同时较好控制了采购成本。

“诸药所生,皆有境界。”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中明确了道地药材的优质性。高新说,只有道地药材才能使临床疗效得到保障,中医药这一中华文明的瑰宝才能真正造福百姓。

陈东杲:时代的先锋

03陈东杲.jpg

榜样是灯塔,照亮前行的道路;榜样是航标,指引成功的方向。在京万红药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,陈东杲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他作为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冲锋在前,忠于党的事业,扎根基层,爱岗敬业,将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。

52岁的陈东杲始终在一线从事药品生产、质量、管理工作,至今已经35年了,在接受《中国经济信息》记者采访时他回忆了一个难忘的故事。30多年前,企业从外贸局采购了一批虎骨,大家看着堆在地上的一堆骨头都束手无策。这时时任检验员的两位老师傅一起蹲在地上,一块一块地挑拣,每拿起一块骨头能准确说出它是哪个部位,并挑出了价值40多万元的伪品豹骨和杂骨。两位老师傅这种专注、专业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,令他至今都难以忘怀,时时激励着他做任何事都必须精益求精。

京万红药业原材料品种繁多,陈东杲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,能够通过眼观、手捏、鼻嗅、口尝等方式判别中药材的品质真伪,并做到了不畏压力,严控标准,经他鉴定过的中药材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质量问题。

陈东杲的工作足迹遍布配料车间、制酒车间、胶囊车间、风油精车间、黑膏药车间,他经历了多少困难,经受了多少挑战,又付出了多少汗水……这些,已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,但是,每一个人都能从他身上看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。

冯建明:平凡如我 逐梦前行

04冯建明.jpg

一身工作服,成就一个舞台;一个工具箱,圆满一辈子的梦想。在京万红药业领导眼里,冯建明是一名认真负责的好员工;在同事眼里,他是一个工作上得力的好帮手,即便是最普通的岗位,他也能够以最高的标准,展现自己的价值。

在京万红药业一车间工作时,冯建明始终把“安全”二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,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。正是由于这份责任心,他从书本学、在现场练,积极参与多项技术革新与改进,在生产各环节进行“精细化”作业,严把产品质量关。大到产品的外包装,小到每一瓶的标签,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影响灌装质量,就是在这些细微的管理中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,才换得了产品出厂合格率100%达标。

冯建明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,每次酒剂灌装生产前他都会早早来到车间做各种准备工作,晚上则检查完每一处后才下班。对于液体车间的每一次清场清洁工作,他不仅要求员工严格按照清洁SOP执行,而且提出了更加精益求精的工作标准,要求设备清洁做到无死角,对于每一个可以拆卸的零件,都要拆下来进行清洗,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内在质量。

冯建明在接受《中国经济信息》记者采访时说:“20年来,我见证了京万红药业的发展壮大,企业成就了我的人生。时空在变,但我追求极致的心不会变!”

陈家森:万事勤为先

05陈家森.jpg

陈家森没有惊世骇俗的丰功伟绩,但他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业绩,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质量部“药品卫士”的最深内涵。

陈家森在检验岗位上工作了10余年,有着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技能,在日常工作中,他始终把“做事先做人,万事勤为先”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,端正态度,踏实工作,在部门考核中,绩效排名名列前茅。他每年要完成原料、成品等各类物料检验400余批,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性检验,他不仅毫无怨言,还按时、准确地完成检验项目,为企业的质量安全铸就了一道防火墙。

在立足本岗的同时,陈家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,积极参与成品质量标准提高的检验复核工作,认真积累原料、中间体、成品实验中大量实验数据,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2018年,基于合理控制库存而适当增加原料药材的进货频次,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愈发重要,一方面要确保产品质量,另一方面也要保障车间生产有序进行,他经常加班到深夜,以高度的责任感、使命感和工作热情,做好每一次检测。

当记者采访陈家森时,想请他介绍工作中的经验,他却腼腆地说都是些“不值得一提”的事,但在新同事向他请教时却如数家珍,滔滔不绝。就连他的老师傅都称赞他,“家森踏实又好学,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。”身边的同事也都喜欢和他搭档,与他共事,总觉得心里有底。就这样,他用自己的言和行,践行着“药品卫士”这份神圣职责。

李鹏:当认真成为习惯

06李鹏.jpg

他,从销售一线转战到生产一线,无论工作环境的改变,还是职务的转变,唯一不变的是李鹏对工作的认真和热情。他先后被评为京万红药业“爱岗敬业标兵”、“优秀员工”、“先进个人”,他带领的班组曾被天津市团委授予“青年文明号”荣誉称号。

李鹏从2009年回到车间后,本着“爱一行干一行,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”的想法,勤学多问、潜心研究,渐渐地从一个门外汉,成长为熟知车间工艺流程,胜任多个重要岗位且具备熟练操作能力的班组领头人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在参与京万红软膏制剂工艺提升工作时,李鹏曾连续三天三夜坚守在混配岗上,为改剂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去年8月,李鹏又调到了软膏制剂提取岗,生产的产品也扩展至京万红软膏、橡皮生肌膏和痔疮膏。他耐心、细心严控每一个生产环节,精准核对每一个生产数据,短短几个月内就已完全掌握了相关技术。当记者问他秘诀时,他笑着回答,现在社会上流行“差不多”,但我时刻告诉自己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。

正是有了一个个像李鹏一样的“品质控”,认真又执着,较劲又较真,才铸就了京万红药业产品的品质,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匠人,他们的生命也因此更具光彩。

企业微信订阅号
企业微信服务号
淘宝官方企业店

企业邮箱

网站地图  |  网站声明  |  友情链接  |  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    |    (津)-非经营性-2022-0019    备案号:津ICP备17004473号-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46号
地址: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20号    邮编:300112    电话:022-27795500    27795105    传真:022-27795500
分享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