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药常识

节气物语|雨水至 润万物

春夜喜雨 

作者:杜甫(唐) 
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 
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 

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

雨水由来

今日进入春季的第二个节气—雨水,太阳到达黄经330度。此时,气温回升、冰雪融化、降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正月中,天一生水。春始属木,然生木者必水也,故立春后继之雨水。且东风既解冻,则散而为雨矣。”意思是说,雨水节气前后,万物开始萌动,春天就要到了。(信息来源:百度百科)

雨水三候

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:“一候獭祭鱼;二候鸿雁来;三候草木萌动。”

意思是说:此节气,水獭开始捕鱼了,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;五天过后,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;再过五天,在春雨中,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。从此,万物复苏,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(信息来源:百度百科)

雨水养生

1.晚睡早起,多做运动

《黄帝内经》描述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。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;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

意思是说,春天,万物复苏,这个时节大家在生活起居方面应注意晚睡早起,多做运动。这样不仅能轻松应对“春困”,还能起到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。

2.“春捂”注意“下厚上薄”

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,易出现寒潮天气。为了预防“倒春寒”,很多人首先想到了“春捂”。所谓“春捂”,其实不是捂得越多越好,而要注意适度,做到“下厚上薄”。重点要做好“背部“、“腹部”和“足底”这几个部位的保暖工作,这样身体才会暖和。

3.省酸增甘 以养脾气

唐代药王孙思邈认为: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

意思是说,雨水节气在饮食调养方面,适宜少吃酸味食品、多吃甜味食物。因为甘味食物能补脾,而酸味食物入肝,其性收敛,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宣泄,还有可能使本已偏旺的肝气更旺,对脾胃造成伤害。

雨水时节意味着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,此时降雨增多,大地回暖,万象更新,我们应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,调整生活起居习惯以迎接新的一轮四季轮回。

企业微信订阅号
企业微信服务号
淘宝官方企业店

企业邮箱

网站地图  |  网站声明  |  友情链接  |  联系我们
版权所有: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    |    (津)-非经营性-2022-0019    备案号:津ICP备17004473号-1 津公网安备 12011102000646号
地址:天津市西青区大明道20号    邮编:300112    电话:022-27795500    27795105    传真:022-27795500
分享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