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肘后备急方》看酒与药的关系(下)
药酒的冷、热渍法。冷、热渍法实际上归属于药酒制备工艺的范畴,但众多医药类书籍将“酒浸法”作为一个章节单独提炼出来,是有一定道理的。《肘后备急方》中治疗脚气的方剂中记载:“以好酒三斗热渍之,三宿可饮。”热浸法通常是将中药材与酒同煮,一定时间后放冷贮存,这样既能加快浸取速度,又能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浸出。《齐民要术》中记载的“胡椒酒”,就是热浸法的典型代表。如今,热浸法已经是现代药酒工业制备的主要方法。
此后,陶弘景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冷浸法。不仅描述出了制备的整个过程,而且对药材的粉碎度、浸泡时间都做出了规定,点名了气温等对于药酒制备的影响,从而提醒人们注意。可以看出,冷浸法在当时已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,并且这种制备方法一直被沿用。今天,冷浸法更是成为了家庭制备药酒最为简便的方法。
值得一提的是,古代所用的是酒精含量很低的黄酒,假如药料中的水分再掺和到酒里,酒精含量会更低,制备出的药酒就容易酸败,而且操作上也困难。故人们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“药酿法”。比如“地黄酒”,即用生地黄汁代替水使曲米发酵,酿成药酒。这种“药酿法”所得的药酒,酒精含量比浸渍法高,故得到推广。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的69个“附诸酒方”中,有46种采用的是药酿法。
以酒炮制中药。跳出书中,酒和药还有一种关系,就是“炮制”。古代常常是医药兼业,所以医家往往很重视药材的炮制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用酒来炮制药物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。即使现在,中药房里有许多中药,使用前仍然需经过酒的炮制。《中国药典》中收录的常用酒制中药近50多种,名方中使用酒制中药入药的不在少数。
根据陶弘景在《本草经集注》中的说法,即使是那些适宜用酒浸渍的中草药,其加工炮制工艺也很“讲究”:“凡渍药酒,皆须细切,生绢袋盛之,乃入酒密封,随寒暑日数,视其浓烈,便可沥出,不必待至酒尽也。滓可曝燥,微捣,更渍饮之;亦可作散服。”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孙思邈在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:“凡合药酒皆薄切药,以绢袋盛药,内酒中,密封头。春夏四、五日,秋冬七、八日,皆以味足为度,去滓服,酒尽后,其滓捣,酒服方寸匕,日三;大法:冬宜服酒,至立春宜停”。无论是陶弘景提到的“细切”,还是孙思邈倡导的“薄切药”,其实都只是炮制工艺中的基本要求,涉及到具体药材,其加工炮制时的“要求”更多。但只有如此,才能酿造出质量上乘的药酒。
信息来源|《城市快报》
撰文|周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