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气物语|芒种忙种 勿负光阴
《时雨》
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
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。
——宋·陆游
《月令七十二侯集解》有言,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。”
当太阳到达黄经75°时,夏的第三个节气——芒种便到了,这也意味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启。
芒种谐音“忙种”,代表这是一个忙碌的节气。其中,“芒”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“种”即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春季到夏季芒种这段时间,最宜农作物生长,各家各户争分夺秒忙着播种。如果一旦错过最佳时机,恐怕一年难有好收成。古有谚语“春争日,夏争时,万物宜早不宜迟” “芒种不种,过后落空”说的便是这个道理。
古语中蕴含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农忙耕种上,人生中很多事皆是如此:时机总是稍纵即逝,失去了就不会再来,及时抓住机遇并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,才能成功。
芒种是在收获与播种间,快速成长的时节。同样芒种也是莘莘学子梦想起航的重要时刻,初三、高三学生将分别迎来中、高考,十年寒窗苦读,今朝一较高下,也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不辜负自己辛勤付出的好成绩。
《周礼》记载“泽草所生,种之芒种”,芒种一词正出自于此。
在知名作家林清玄的笔下,我们不难感受到芒种节气的特有景象:“稻子的背负是芒种,麦穗的传承是芒种,高粱的波浪是芒种,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……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,也是芒种。六月的明亮里,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。”
芒种分三候,“一候螳螂生,二候鵙(jú)始鸣,三候反舌无声”。在芒种时节,螳螂在上一年深秋所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,小螳螂破壳而出;枝头上出现了喜阴的伯劳鸟,并感阴而鸣;反舌也是鸟类的一种,它能够学习其他鸟鸣,与伯劳相反,反舌鸟感阳而发,遇阴反而停止了鸣叫。
古时芒种习俗颇多,其中最为我们所知的莫过于“送花神”。在农历二月初二花朝节,民间习俗迎花神,但芒种已到农历五月,百花开始陆续凋落,于是百姓在芒种日又举行为花神饯行归位的仪式,盼望来年再次相会,这个场景从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七回“尚古风俗,凡交芒种节的这日,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……”以及最经典的“黛玉葬花”等文字中便可窥见一斑。
俗话说:“芒种夏至天,走路要人牵”,进入一年中最为湿热的时节,人难免感到四肢困倦、萎靡不振,路都懒得走。
芒种节气正值农历五月间。五月又称“皋月”,皋即湿气。此时节无论北方还是南方,气温升高降水增多,空气湿度明显增加。芒种适合调畅情志,通泄得以自如。我们应尽量保持心境平和,宁静畅达,这样肌体才能得以宣畅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有“阳气尽则卧,阴气尽则寤”之说。芒种节气前后,我们应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,晚睡早起。这里的晚并不是熬夜,而指的是“子午觉”中的子时,即晚上11点。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,称为“合阳”,而此时正是阴气初生,所以要小寐或入静。时间不必过长,一般30分钟即可,得以提神醒脑、补充精力。
“苦夏食苦夏不苦”,在芒种时节适当吃一些苦味的食物,对人体大有裨益。同样,酸味有助于敛汗、祛湿,食酸可起到祛暑、生津止渴的作用。天气炎热,人体新陈代谢旺盛,还需及时补充水分,饮食宜清淡。
信息来源:城市快报
本期撰稿:史莺